托輥是帶式輸送機上承載載荷的部件,數量較多,它的質量好壞,影響到帶式輸送機的整體參數和質量。按當前的設計配置,托輥在帶式輸送機中占到總價的1/5---1/4,在深槽、高速、大運量、長距離帶式輸送機上,將近占到1/3,托輥是個消耗品,它的耗損值,居帶式輸送機運行成本的首位。
目前,帶式輸送機已經逐步成為散料運輸的主要手段。在煤礦井下運輸巷道,帶式輸送機由過去的100-630T/h運輸量、1.6-2m/S帶速,向1500—7000T/h運輸量、3.15-5.3m/S帶速以上發展。帶式輸送機正朝著大型化復雜化方向發展,目前,最大裝機功率達到25000kw,系統最長輸送距離145km,單機最長輸送距離20.3km,最大輸送量20000t/h,最大帶寬2800mm,最大帶強ST7000,最大帶速8.5m/s。
帶式輸送機的主要部件配套能力已經形成,如高壓大型電機、軟啟動技術、大型減速機、制動器、高強度膠帶等,唯有高速大承載托輥的技術指標滯后,不能很好地滿足要求。下面,我們來了解輸送機托輥發展滯后的原因。
1、設計思維滯后,一直沿用著50年前的基本設計理念,沒有與時俱進。以前帶式輸送機是小型簡單的概念,當今是大型可靠的概念,有質的區別。要求托輥設計必須拚棄簡單、低值、易耗的理念。
2、設計技術狹窄,一直在行業傳統技術領域研究是尋找不到根本突破的,跨專業研發會發現新的天地。例如托輥的防水結構設計。
3、托輥的制造裝備及工藝嚴重滯后時代的發展。機械制造的許多領域已經進入了加工中心時代,而托輥加工還遠遠停留在普通專用機床年代,加工質量根本無法保障。
托輥是帶式輸送機上被忽視的重要部件,托輥設計技術和制造技術滯后存在深層次的理念問題和行業局限性。需要用當今的經濟技術理念重新作出定位。希望大家通過這些能明白輸送機托輥發展滯的的主要原因。